首页 | 部门职责 | 工作简讯 | 高教动态 | 政策法规 | 校本研究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专家之声
· 林蕙青: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
· 黄坤明:增强自觉自信 用心咨政...
· 陈宝生:走好智能时代中国教育...
· 李克强:全面加强就业服务 拓展...
·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陈宝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 孙春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
· 瞿振元:师德与师能齐抓共进
· 陈宝生:高校教师不管荣誉多高 ...
· 孙春兰:发挥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
 
  专家之声    
钟秉林:加强科学谋划 提高教育质量
2016-04-13 17:47 钟秉林  审核人:   (点击: )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年和实施初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词。

高校发展规划是学校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发展计划,它将学校行为与发展环境相结合,提供实现预期目标的框架、方向和路径。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兼顾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除了厘清概念和方法层面的问题之外,更要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把握发展趋势,更新发展观念,明晰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

把握发展趋势——制定规划的前提

制定高校发展规划,首先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这是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

1.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自上世纪末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经费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上好大学难”的矛盾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愈来愈成为高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为了缓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重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在提高质量的长期过程中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三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一方面,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质量建设和质量监控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内涵发展任务艰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的关联度增加,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难度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

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明晰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强化质量意识和内涵发展意识,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2.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这对我国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首先,教师国际流动明显加速,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近46万,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8万名境外学生来华留学,比2013年分别增长11.09%和5.77%。2013/2014学年,美国国际学生总数超过88万,较上学年增加8.1%;其中,中国内地学生比上学年增长21%,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31%;就读本科的中国内地学生增长了18%。其次,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拓展。近年来,我国境内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持续增加,促成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共享。

师生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加速流动,必然伴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和融合。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3.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其战略任务可以概括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优势。不言而喻,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抓住发展机遇,应对严峻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结构、类型和素质、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如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型人才、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人才等,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了社会职业的变化。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一些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社会职业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市场的变化,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87万人,2015年达到749万,增加了7倍多。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和企业推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还需要用人单位转变观念,更多地吸纳大学生就业;对于高校而言,则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加强就业观和创业观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第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缴费上学、构建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等举措平稳实施,符合国际趋势和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新机制正在完善之中。大学生缴费上学后,更加重视教育收益率,要求知晓学校信息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诉求,以及要求改善教学质量及生活条件的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认真研究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变化导致的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结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重视学生的权益诉求,健全学生会、研究生会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权益申诉权。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办学,系统梳理和修订学生管理的有关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其保持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自恰性”,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4.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同时也对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学科发展既高度分离又高度融合,综合化成为主要趋势,这必然影响到高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不断缩短,大学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一次性的终结式培养,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调整。第三,一些学科和技术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已初见端倪。科技和社会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突破必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应该早做准备;然而,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可能预测到何年何月哪个学科分支发生具体什么样的突破,这必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新的挑战。第四,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知识传递的方式正在由单向传播转为多向互动,以知识转移为特征的社会参与正在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整合,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大学的知识权威和学术垄断地位遭到威胁,高等教育的实际效能受到质疑和批判。这无疑对高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和学生管理机制,乃至传统的教室布局形成强烈冲击。

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重视学术资源、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探索学科融合创新、跨学科研究和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在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设计方面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应对科技变革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要转变教育观念,摈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

更新发展观念——制定规划的先导

高校坚持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新理念,即所谓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教育观念的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对传统进行价值反思和对现实审时度势基础上的适时调整和应对。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观念变革在制定规划和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要先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师生员工中形成共识,并将其转化为师生的教育创新思想和行动。

1.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

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要坚持质量为本,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

社会本身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大系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职业和学科专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才的内涵必然随之变化。因此,要重建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重构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规律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契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3.现代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的禁锢,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摈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改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4.科学的发展观

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速度(节奏)协调发展,克制动辄扩张规模的冲动,把发展重心真正放到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改善效益上来,并且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这是对学校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能力的考验和检验。坚持统筹协调,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或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改革探索,力争有所突破。坚持和谐发展,营造为教师学生服务、重视教学工作的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遵循规律,注重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长期积淀和不断升华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形成学校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奠定基础。

明晰发展定位——制定规划的基础

高校的发展定位包括学校的使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等内容。同时,在办学类型、培养层次、优势和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亦应有相应明确的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体现,更是学校凝聚人心、制定和实施规划的重要基础。

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遵循教育发展和大学发展规律,瞄准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科学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一流意识;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多样化发展,切忌盲目攀比和发展目标与模式趋同。发展目标定位要表述准确,在学校类型、学科专业布局、办学水平和优势特色等方面要做到内涵清晰。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发展目标定位在校内干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高度共识,并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惟其如此,才能够形成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共识与合力,优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突出发展重点——制定规划的关键

在明确发展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及目标均应体现在发展规划之中。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战略任务和战略保障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体制机制、政策与制度、党建与思政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保障。高等学校要根据着眼全局、立足校情、突出重点、注重综合的原则,进行具体研究和规划。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密切跟踪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汇聚多方智慧,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谋划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认真研究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推出综合改革的举措和项目,力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方面有所突破。限于篇幅,笔者仅就如下四个方面阐明观点。

1.关于人才培养

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明确培养学术型、应用型或技术型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面向社会需求的角度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其次,建立科学的学科专业体系。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广义的课程组合。专业设置要科学规范,宜宽则宽、当窄则窄;要完善专业准入、调整和退出机制,重视专业内涵的调整,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第三,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视能力培养。从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角度,平衡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科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要兼顾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如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研讨式学习、高峰体验课程、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五,倡导教学科研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具体而言,要将科研项目、经费,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课程的新内容、转化为新的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并能支撑本科生早期参加科研、支撑特色专业建设。这种转化就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样艰巨,需要观念的转变、政策的导向和教师的付出。第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建设和质量监控的主体意识,加强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政策及规章制度、评价制度,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考评,提高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有效性。

2.关于人力资源建设

首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师德建设,激发教师重视教学、关爱学生和自我提高的自觉性;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倡导教学科研相长,加强团队精神和学术规范建设;完善教师发展和在职培养培训机制,如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发教师发展模块课程、出台激励约束政策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让学生直接从中受益。二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如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专兼职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结构,以及生师比的变化等,抓住薄弱环节,推出举措进行调整和优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助教制度,规范研究生担任助教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研究生助教的岗前培训和工作评估。四是要关心和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努力形成体面生活、开心工作、在竞争中成长的良好氛围。

其次,重视和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敬业、专业的管理干部队伍。一是引导管理人员增强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克服“行政化”和“官本位”倾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二是制定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通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三是完善管理人员考核制度,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研究问题,克服职业倦怠感,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第三,重视生源质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生源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要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改善社会声誉来吸引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生源。要明晰人才选拔标准,抓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机遇,探索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为选拔合适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3.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首先,依法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近年来,政府在转变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更多地通过政策规划导向、经济杠杆调节、检查监督评估、教育信息服务等手段,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来实现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学校要增强依法办学的意识,破除“依附”观念,深入研究办学规律,进一步强化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建设。既要更新教育观念,尊重首创精神,大胆改革探索;又要加强规范管理,珍惜权力使用,维护学校声誉。

其次,融入社会发展,坚守大学精神。一方面,高校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回应时代呼唤,主动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又必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坚守大学精神与学术品位,自觉抵制商品化、世俗化、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等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绝不可随波逐流。

第三,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学校的决策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一是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公办高校要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努力做到职责明晰、机制完善、规则明确、团结协调;民办高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明晰校董会、校长、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监事、督导专员制度,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二是优化高校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计应有利于扩大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的自主权,遵循教学和科研活动规律;有利于对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学术创新,发挥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教学科研中的作用。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张、功能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大学教学科研单位和行政机构的设置呈现多元化特征,要结合实际,进行积极探索。三是保障高校民主管理。要健全教代会、学生会、校友会制度,畅通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权力平衡和监督机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各安其位、各司其责,相互匹配、相互制约,避免任何形式的专权,克服“行政化”倾向;要完善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机制,学校的人事、财务、资产、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和信息都要定期公开,接受师生咨询、社会监督和政府问责。四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要深化人事聘任制度、教师和管理人员考核制度、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的综合改革,健全常态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为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制定实施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管理运行的根本依据,应在国家现有法律框架内,规定大学管理和运行的关键方面,如大学理念和宗旨、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管理和决策规则等。大学章程的制订应当吸收包括大学举办者、管理者、教职工、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代表参与,并由大学的举办者最终审定和颁布。大学章程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应留下过多的解释空间;为保证大学章程的严肃性,要为其修改设定严格的程序,并在学校工作中认真实施。

4.关于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大学文化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坚持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高等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氛围和学术生态,为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仅是在校园内建造文化景观、主题雕塑或特色展馆,还应贯穿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大学的软资源,通过党建、思政、学生工作,以及导师制、寄宿制等方式,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在校园内形成学术自由的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文化、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价值宽容的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应强调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必须有利于促进大学主动参与社会变革,引领和推进社会进步,因此,要重视培养师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融入社会,自觉承担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追求卓越,服务人民,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期,作者系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关闭窗口
教育部 | 河南省教育厅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 河南大学发展规划处 | 河南科技大学发规处/高教研究所 | 合肥学院发展规划处

新乡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
电话:0373-3682899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