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两个面向。近年来,学界围绕大学精神和高校党建展开了多维研究,取得重要理论研究成果。然而,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转化路径,这是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研究地大精神的构成要素及其与高校党建协同融合的实现机制,为进一步协调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理论启示。
一、大学精神与高校党建的实践论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近代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实现了对过去以往哲学理论和哲学形态的重大超越。“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它不仅像过去以往哲学那样,关照世界的本原、样式、状态,更加关注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动力和未来走势,并试图以哲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理论分析,探求出资本运动的规律和劳动者贫困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实践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和认识形成的活水源头,实践思维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影响着人们认识外部世界、改造外部世界的着力点和方向。从学理上来看,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审视大学精神和高校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来看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建校、创业、办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自身风貌和气质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文化之基、生命之魂、动力之源”,其范畴较为宽泛,包括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景观建设和师生风貌等,但其内核是一所大学的校训精神。大学校训是任何一所高校全体师生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和治学理念,表达了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有学者所言:“透过独具特色的校训,可以直接感悟到该校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悟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可以感知其兴校的智慧、存在的品格、发展的理念。”所以,大学校训在大学精神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了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言说方式和表现形式。
再来看高校党建。中共在高校中建党是中共党建的重要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大学的党建工作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运行体系建设以及改革创新稳定发展提供牢固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可以说,高校党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改革与发展,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党建的实践要点主要有: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书育人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二是以思想引领为抓手,将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文化建设主动权牢牢掌握;三是以党委领导为总揽,将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构建务实高效的党建工作机制;四是以基层组织为基点,将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有序铺展开来。
从本质上看,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是高校办学实践活动的重要领域。大学精神是基于高校办学实践的真理性认识,党建工作则是高校办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大学精神与党建工作并非相对独立、彼此割裂,二者均与实践密不可分,并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关联性。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党建实践的具体体现,丰富了大学精神的内在肌理,为大学精神发展成熟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精神作为实践理性的生动表达,服务于党建实践,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制胜法宝。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建设要求。如果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一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力体现,那么大学精神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则是高校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因此,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要切实厘清二者间的关联性,强化彼此间良性互动,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追求学术卓越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二、高校党建实践推动大学精神的生成与定型
高校作为中共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全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征途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培育红色文化,系统构建特色鲜明且行之有效的大学精神传播场域。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任何一种思想意识的发生都离不开实践的土壤。在高校的历史沿革中,党的领导科学统筹高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逐渐沉淀出一所高校专属的精神气质和历史气息,并在实践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得以代代传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突出优势的地矿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 年的北京地质学院。与这一时期创立其他地矿院校类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方针而兴建的社会主义大学,其历史变迁和辉煌成就充分彰显着党的意志,深深镌刻着红色印记。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走过60余载春秋,学校党建实践也历经了一甲子的积淀。在这60多年的艰辛创业和艰苦奋斗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为内核的“地大精神”。可以说,学校60多年的党建实践是地大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党建实践熔铸了地大精神的历史根基。从一定意义上讲,地大校史亦是地大党建史,地大精神根植于学校党建的岁月长河中。建校伊始,学校就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组建了以陈子谷为首的党总支委员会。从建校至今的60余年里,学校党建工作历经波折。建校之初,受国内大环境影响,学校的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党中央的鼓舞引导下,全体师生“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充分发扬“先行军”和“探路者”作风,迎来了学校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文革爆发后,学校被迫南迁,四处漂泊,几经辗转后于武汉重建,但仍秉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埋头苦干;90年代,受到地质行业结构调整和地质院校管理体制变革的双重影响,地矿院校遭遇“边缘化”危机,各大地质学院纷纷更名或合并,唯有中国地质大学在学校党委的决策下顶住压力、坚守下来,并再次勒紧腰带、艰辛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内涵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书写了地大艰苦奋斗的传奇,勾勒出地大精神的历史轨迹,熔铸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精神的历史根基。
第二,党建实践培育了地大精神的内在特质。大学精神总是依托特定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大学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而对各高校而言,大学精神的内在特质才是展示高校魅力的关键。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其内在特质是在学校党建工作优良作风的影响下不断积累沉淀,并通过一代又一代“地大人”接力传承而成的。一直以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号召全体师生争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到倡导“艰苦奋斗为荣,找矿勘探为荣,献身地质为荣”的奉献精神,从党委领导班子到基层党员群众,从发展大业决策到各项细微工作开展,党建工作都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作风和“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方法,开创了地大特色的党建新局面,逐渐凸显了地大精神的内在特质。这种内在特质以学校党建实践为环体,以爱党爱国的“地大人”为介质,联通了过去、现实和未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从新中国的“地质先驱”李四光、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到仍旧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殷鸿福、赵鹏大等“国宝级”大师,再到学校无数的毕业生,他们用自己的才华、热情、质朴和坚毅延续了地质梦想,完美诠释地大精神的真谛。
第三,党建实践打造了地大精神的象形符号。文化景观兼有表意和象征的功能,直观反映大学精神的特质和个性,是大学“活”的名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党建工作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建构具有浓郁地学特色的文化景观,精心塑造地大精神的物化形象。学校党委坚持“守正出新”理念,不断推进以地学文化工程、学术文化工程、摇篮文化工程和体育文化工程为优势的“八大文化工程”,通过打造校园特色的文化品牌,展现地大精神的具体形象,营造凝心聚力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主题党建活动,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两学一做”知识竞赛、“七·一”表彰大会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学风,实实在在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已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基础设施也是地大精神靓丽的“外衣”,“四重门”、“地质年代科普长廊”、“院士长廊”、“化石林”、“红军桥”、“地大隧道”、“逸夫博物馆”、“地质工作者”雕像以及“新北门”等,通过艺术的手法和物化的方式,将学校的历史变迁和精神风貌鲜活呈现。
三、大学精神与高校党建协同互动的路径选择
地大精神作为“地大人”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是实践理性的产物。“艰苦朴素”强调“艰苦奋斗、勤劳节俭、质朴无华”的气度和作风;“求真务实”侧重“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境界和追求,二者是对地大精神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的高度凝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只有将实践理性回归实践活动,实践理性的真理性才能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地大精神必须扎根学校党建实践的土壤,有机融入到学校党建工作中,其真理性内涵才能愈加丰富,其普适性价值才能愈加彰显。
首先,大学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总任务。立德树人旨在回归教育本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更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总体任务。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总任务,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诉求,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价值理念与学校“重品德、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的党建育人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学校依旧要充分汲取地大精神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为抓手,以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方法和手段说事明理,教育和感化学生“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朝着“16字”目标靠近,使地大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酝酿下入脑更入心。
其次,大学精神融入思想引领全过程。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共常抓不懈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党建作为中共意识形态的“急先锋”,必须坚守这块思想宣传的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要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并将此传统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在课堂教学中,从新生入学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日常管理教育到毕业离校教育,学校党政领导、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都要将校史校情、校训精神作为经典案例进行显性灌输,增强学生对地大精神的认同感,引导“地大人”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爱学、爱习的理想信念;在“第二课堂”中,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建设,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党建工作室”、“青年研习会”等,通过严格选拔和考核,培养具有地大气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实践中,要将“中国梦”宣传教育与“践行悟道”有机结合,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克服野外实习的艰苦条件,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巩固了思想引领的根基。
再次,大学精神融入制度建设多层面。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顶层设计的核心和关键,是高校依法治校的行动指南。“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蕴涵着一种“严谨规范、科学务实”的大学治理之道,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中,要注重规章制度建设,科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务实高效的党建工作机制。正如该校党委书记郝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党史主题党日活动中讲到,“加快学校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学校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学校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逐渐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组织架构;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扁平化”改革,构建“上下通达、衔接紧凑、务实管用”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章程》,出台学校组织管理、自主办学以及履行公共职能的各项细则,将地大精神渗透其中,彰显地大精神在继承传统、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方面的纽带作用。
最后,大学精神融入基层党建各环节。基层党支部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鲜活的表现形式和旺盛的生命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基层党支部比作高校党建的“细胞组织”,那么大学精神就是促进“细胞组织”发育生长的“催化剂”。地大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党委要以“党徽照我行—支部引领”工程和“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为平台,在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一批笃定践行地大精神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引导广大师生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共同价值追求。同时,各基层党支部要立足党建实际,发挥基层党员的主体性,打造一系列富有地大精神和专业特色的精品活动和文艺作品。如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红色之声”宣讲团,将专业知识与党史党情、时事国情和校史校情相结合,在全校各学生党团组织开展主题理论宣讲,逐渐成为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品牌工程;又如以学生党员为主创的,生动传唱地大精神的《大地之光》、《攀登》、《丝路新语》等文艺作品,为学校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与高校党建以实践为纽带,具有极强的关联性。高校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形成的“红色土壤”,孕育了大学精神的“红色基因”,滋养了大学精神的“红色底蕴”,锻造了大学精神的丰富肌理,使得大学精神愈发的鲜活、饱满、灵动;大学精神的实践理性又决定了其必须扎根高校党建实践的土壤,全方位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在彰显高校精神气质的同时,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激发党建工作的学习动力、服务能力和创新活力。因此,高校必须立足学校办学实践,充分认识到实践基础上大学精神与党建工作的耦合联系,全力保障大学精神与党建工作协调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在“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赢得先机。
来源:《南方论刊》2017年第1期。